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正文

电热毯开关价格及图片

点击上方蓝字“层楼”关注我们

  

NO. 1|壹

  几天前,看到一个不知名的地产号,写了篇嘻笑怒骂的文章。

  对杭州楼盘打的“科技”、“智能”概念,比如电动窗帘、智能衣镜、Wifi电源,还有恒温恒湿住宅,指点江山地嘲弄了一番,一概斥之为无用的营销噱头。

  最后说,科技实不实用,大家就看滨江。因为滨江是杭州最保守的开发商,连滨江都用的,就是好用的……

  这句话真的太打脸了。

  

  作者好像见识少了点。他不知道,滨江的湘湖壹号和西溪明珠,早就在尝试恒温恒湿,或者叫地源热泵+毛细管网系统。不少顶级富人都在用了。

  从上海到杭州,滨江多个高层豪宅正在全面普及这一科技。

  而且,作者没有学会区分,什么是“额外赠予的刺激”,什么是“身体的基本需要”。

  比如说,按一个开关,就能把窗帘合上;或是早上照镜子,还能播报天气,这是“额外赠予的刺激”。此类科技犹如孩子的新玩具,可能没几天就被扔在一边。

  

  但类似上完洗手间,PP很干爽,或是梅雨天家里不发霉,这是“身体的基本需要”。

  一旦得而复失,我们就会茫然无措。

  就像如果我们回到一个没有电的时代,一个没有自来水的时代,或是一个没有空调的时代,我们会怀疑,是否还能勇敢地活下去……

  恒温恒湿住宅,显然属于后一种,它满足的是我们“身体的基本需要”。

NO. 2|贰

  既然恒温恒湿,满足的是“身体的基本需要”,那为什么充斥着对它的嘲笑呢?

  记得上周,我介绍武林广场东北3公里的朗诗·熙华府,也有粉丝评论:这房子买的就是地段,可惜那个恒温恒湿系统是败笔!

  问为什么,说听说天花板很容易漏水……

  也有粉丝表示担忧:据说朗诗下沙同样的三恒楼,常整栋一起停热水。

  

  我去问了一位朗诗国际街区的业主。他说,没有的事!有时候,季节性的检修一年会有一次,停一下热水,时间都很短。

  其实,这些偏见(没错,就是偏见)一点也不奇怪。

  人类的思想跟卵子很相像:卵子有一个“关闭”机制,当一个精子进入后,它就“关门”了,其余的精子就进不来了。对新事物的抗拒,是一种普遍的人性。

  比如100多年前,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——唐胥铁路上,运煤车都是用骡马拉的。

  

  因为当时的人,都认为冒着黑烟的蒸汽机车是不祥之物。皇室说“机车直驶,震动东陵”。官员担心外国侵略运兵更易。老百姓也觉得破坏风水。

  就在20年前,杭州人也还在争论——选电梯高层,还是楼梯多层?

  当时很多人说,不能买电梯房,万一坏了要爬断腿。现在,多少小区的电梯事故频繁,还经常困住乘客,也没听谁说要换回楼梯房……

  我的建议是:评价恒温恒湿之前,你最好住过。或者,至少认识一位住过的朋友。

NO. 3|叁

  昨天,《层楼》的90后小鲜肉毕加,就走进朗诗国际街区,探访了业主彭小姐一家。

  正怀着二胎的彭小姐,是2010年买下的国际街区,1楼180㎡的大户型,当时主要看中的是价格便宜,有升值空间。

  对于恒温恒湿系统,一开始她并不敏感,觉得只是一个噱头。

  彭小姐一直住在树园小区,原本并没打算搬进国际街区。后来觉得,老是空交能耗费太浪费,抱着“省空调费”的想法,2015年冬天时,一家人去住了一段时间。

  

  这一住,就再也走不了。

  彭小姐说这是一种甜蜜的负担,之前不知道这么舒服。知道了以后,就很难再住回树园了。就像以前,夏天用过空调,就再也用不回电风扇。

  在树园小区,冬天盖两床厚被子,睡觉前还要开电热毯。然而,还是常冻得缩成一团。

  在国际街区,一年四季只需要一条薄薄的空调被,也不会像开空调那么干燥。热量是慢慢散发的,没有风,不会给人一种“头重脚轻”的取暖体验。

  

  这几天的杭州,春寒料峭,彭小姐却只穿了一件薄薄的长恤。

  而她的女儿,更是光着脚丫在地板上乱跑。孩子说她也喜欢这个房子,因为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地上乱爬。

  除了直观感受,更让彭小姐满意的,是看不见的一些空气数据。

NO. 4|肆

  住在树园小区时,她就购买过空气净化器和PM2.5检测仪。关着门净化空气,PM2.5确实下来了,但是二氧化碳含量会升高。一开窗户透气,PM2.5又上去了。

  国际街区就没这担忧,即便杭州的雾霾越来越重。

  在PM2.5破百的日子,家里的指数也没有变化,室内空气还2小时整体换一遍。于是,空气净化器和检测仪都光荣下岗了。

  最喜欢这个房子的,其实是她的婆婆。

  

  婆婆是东北人,在老家时习惯冬天供暖。在她看来,在杭州要穿着羽绒服下厨房,太匪夷所思了。可是不穿不行啊,杭州也没集中供暖,不穿羽绒服扛不住。

  现在,婆婆再也没有这样的烦恼,冬天又可以穿着薄毛衣洗衣做饭了。

  婆婆说,恒温恒温比老家的集中供暖好多了。

  第一是不干燥,在东北要是没有甘油,皮肤干裂很严重。第二是空气好,东北集中供暖时不能开窗,房间里的空气比较浑浊。

  

  南方很潮湿,以前在树园小区,换下来的衣服一天不洗就容易发霉,毛巾也必须经常拿到阳光下曝晒。住在国际街区,就不用担心,因为连暗卫都很清爽干燥。

  很多人都担心,恒温恒湿的能耗费会不会很贵?

  其实国际街区的能耗费,收得还是不高的,每平方米每月1元,彭小姐家一个月只要交180元。将来熙华府会更贵一些,3元多。

  她在树园的小房子,才50㎡,夏天开空调的几个月,电费都会超过300元。

NO. 5|伍

  接下来,敲黑板划重点,有人说住恒温恒湿的房子,免疫力会下降,是真的吗?

  彭小姐不以为然。搬到新家后,她的婆婆、孩子都还没感冒过。作为一个孕妇,她觉得这次安胎环境,比第一胎好太多了。不用每天擦身体乳,防干裂,也不用把自己裹成粽子,防感冒。

  “打个比方吧,你去一个四季如春的原始森林里疗养,回来之后身体就变差了?”

  对于这一点,楼先生有小小的看法。住过这类房子,人确实会变得更娇气。就像自从人有房子,就住不回洞穴;有了水电,就住不回原始森林。

  

  有朋友说,自从家里用上智能马桶,现在出差住酒店,都不习惯,觉得人是脏的……

  这就是《罗辑思维》里说的“递弱代偿”理论。

  大意是,世间万事万物,后衍的物种更复杂,但生存的强度呈递减态势。比如单细胞生物,已生存了38亿年。但哺乳动物只有7000万年历史,并且在人类出现前,99%的种类都灭绝了。

  生存强度递减,物种就会发展出“代偿”功能,结构变得更复杂。比如,人类用轮子代替了腿,于是现代人的下肢力量,比古人弱了60%以上。

  

  你总不会说,为了保持下肢力量,以后到上海不坐高铁,用走的?

  类似梭罗这样的“回归自然派”,总能占据道德的高度,却一直预测错趋势。人类永远在让自己“越来越舒适”的路上狂奔,不可自拔……

  比如彭小姐,也不是没想过换房子,下沙毕竟太远了。

  她去看过钱江二小学区房“采荷人家”,跟国际街区一比,生活方式就像回到一个世纪前。所以,业主群里大家也常说:下一套房子,还只能是科技住宅。

NO. 6|陆

  作为朗诗业主,彭小姐现在对熙华府很着迷。

  毕竟离武林广场这么近,生活效率可以高太多。科技系统已进阶到3.0版,不仅温度和湿度常年保持稳定,除霾新风也升级为三级过滤。

  精装比国际街区高了不止一个档次,用了很多大理石和国际品牌。

  即使刚交付的精装修,室内空气也符合全球最严苛的芬兰国家标准S1级甲醛控制标准,对大宝小宝太重要了。

  

  136㎡就做到四房两厅两卫,一大家子也住得下。并不比原来的180㎡功能少。

  我认识不少科技住宅的业主,从国际街区、武林府5号到湘湖壹号,这类房子在杭州也不是第一个了。他们大多表示,再换房,还是只会考虑科技住宅。

  那么,不担心天花板会漏水吗?

  他们听了呵呵一笑,首先,自己家没碰到过。其次,如果有,应是使用不当,夏天长期开窗导致结露。第三,哪个楼盘敢保证绝对不漏水?

  

  个案说明不了问题。国内相关负面报道,从来没一个统计过,漏水的比例是否高过普通住宅。

  事实上,这项技术在欧洲已应用多年。在中国,从2006年朗诗第一个交付的“三恒住宅”——南京国际街区开始,也经过十多年的实践。

  从朗诗、当代MOMA,到滨江的继续大力推行来看,该技术已具备足够的稳定性。

  

  据统计,在南京已有30万名朗诗业主,大部分都在使用三恒系统。如果真像传言的那样,那么,我不相信这30万人都会沉默……

  相反,朗诗科技住宅的二手房,比如南京国际街区,均价都比旁边都高5000元以上。

  下沙的朗诗国际街区,当时其实卖过两种房源。一种有三恒系统,一种只装地暖和中央空调。现在,前者二手房的均价2万,后者大约1万4。

- End-

文∣楼先生

编辑∣二叔

©本文版权归“层楼”所有

部分图片来自网络

  这里有杭州楼市最新鲜的八卦和新闻

  微信ID:ultraplus_cross

  长按二维码关注层楼

相关文章:

发表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